创新审判管理模式 推动审判工作发展
山亭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、司法公开工作交流材料
近年来,山亭法院在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、要求和指导下,转变观念,加强领导,精心组织,周密谋划,稳步推进审判管理和司法公开“三大平台”建设工作,逐步建立起了适应审判执行工作需要的审判管理机制,有力推动了司法公开工作的开展,全面提升了法院司法效能和司法公信力。
审判管理队伍“强”:我院对审判管理和司法公开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,通过积极向地方党委进行争取,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,由党组成员禇庆波担任办公室主任,配备了教导员,并在各庭吸纳了11名业务素质硬、责任心强、计算机水平高的人员兼任审判管理联络员,形成了强有力的审判管理队伍,把审判管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庭室。为推进司法司法公开“三大平台”建设工作,专门成立了由院党组书记、院长王光耀任组长、班子成员任副组长、各庭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为做好审判管理和司法公开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审判管理观念“新”:今年初我院即赴山东、浙江7处基层法院进行考察学习,更新了观念,并迅速实现了“五个转变”。即在管理理念上,从事后监督、被动救济向主动监督、即时救济、重在预防转变;在管理机制上,从单一责任主体向多元责任主体转变;在管理范围上,从注重裁判结果监督向注重审判权运行过程和裁判结果监督,两者并重,实行全程监督转变;在管理方式上,从静态的案件结果评查到实行与案件审理同步的管理,进而引导、规范审判行为的动态管理转变;在管理方法上,从内部管理向推进司法公开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转变。
目标定位“高”:我院结合外出考察学习的成果和本院的建设现状,将审判管理、司法公开工作与信息化建设融合,提出了高标准、高规格、超前化的建设目标,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、高效化、公开化。大力实施“153工程”,即1个数据交换平台(三级联网信息集控中心),5个子系统(审判流程管理、审判绩效考评、司法统计、法院辅助办案系统、网络安全保障系统),3项任务(科技法庭、网络办公系统和电子档案系统),逐步实现办案流程、案件管理、审判监督、政务审批、归档调卷、数据统计、绩效考核网上运行。目前诉讼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,当事人通过刷身份证的方式即可查询案件信息和电子卷宗。信息集控中心、服务器升级、科技法庭改造等工作已招标完毕,施工方已进驻施工,预计6月中下旬即可投入使用,建成后将成为促进我院审判管理、司法公开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平台,并为审判、执行流程公开和全省庭审直播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审判管理职责“宽”:为抓好、抓实审判管理和司法公开工作,我院进一步尝试拓宽了审判管理办公室的职责范围,在做好狭义审判管理工作的同时,还将信息化建设和政治处、审监庭、审委办公室、司法统计等部门的审执业绩评判、审执质效评估、审执态势分析、司法公开情况考评职能纳入审判管理工作,使审判管理、司法公开工作的职责范围涵盖了立案、送达、开庭、裁判、执行、归档的全过程,将监审判管理触角向事中、事前延伸,实现了由事后的静态监督向全程动态监督转变。
具体方法“细”: 山亭法院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新机制,推行了分段、节点管理新机制,将管理过程分为立案、送达、审理、鉴定、执行、信访、归档七个环节,每个环节及其衔接阶段都明确了操作规程、时限和责任,由审管办、立案庭、审判监督庭、审判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强化对每个“节点”的监督控制,切实做到了节点不遗漏,全程有监控。一是加强立案巡查,把好立案“审查关”,防止“告状难”、乱立案和超标准收费等现象的发生;二是组织庭审检查,把好庭审“质量关”,促进庭审活动规范,发挥庭审功能;三是开展文书审查,把好文书“出院关”,最大限度把案件质量差错和瑕疵消除在文书“出院”之前;四是全面质量评查,把好案件“体检关”;五是抓好“三大平台”建设,把好司法“公开关”,实现阳光司法,提高司法公信;六是适时回访调查,把好事后“监督关”,认真听取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案件质量效果、法官司法作风的意见建议。
工作措施“实”: 山亭法院制定的各项措施均从本院实际出发,与审判工作实际相贴合,不脱节,并重督促检查,确保落实效果。我院先后召开两次审判管理工作专题会议,使广大干警转变了思想观念,充分认识到了加强和创新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;审管办先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了19次业务技能培训,解决了工作标准不明不高和基本技能不熟练的问题;实行审判管理动态周调度制度,每周一在党组例会上对审判管理、司法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度、分析;建立审执绩效季通报制度,通过编发《审判管理》,实事求是的指出问题,分析原因,提出整改意见建议;建立建立量化考评机制,将反映办案效率、质量、审判作风、社会效果的各项指标量化,院里考核到月,庭里考核到周,并将考评结果排名公开,并与法官的评优评先、晋升晋级相挂钩,奖勤罚懒,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;建立激励机制,每季度对各庭和法官个人的收结案、电子卷宗扫描、庭审录音录像和裁判文书上网等情况进行汇总排名,并对成绩优异的庭室、法官和审判管理联络员给予一定的奖励。这些措施的落实保障了审管办发挥审判管理的功能和优势,提高了干警做好司法公开工作的积极性,从而促进了我院审判活动的有序良性运转。
科学管理聚人心、树正气、出效益。通过认真抓好审判管理、司法公开工作,我院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案件1504件,审(执)结981件,裁判文书上网636篇,一审服判息诉率94.8%,一审合格率99.3%。虽然我院的审判管理和司法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,但我们清醒的看到自身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,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上级法院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。为此,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审判管理工作。一是在做好对审判有效监督的情况下,充分遵循司法的规律,保证两种权力的“双轨运行”,保障审判权的独立运行,防止审判管理权侵夺审判权的现象出现。二是进一步加强案件质量评查工作,确保审限内结案。三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审判管理的支撑作用,采取互动、量化、技术的方法进行管理,最大限度地调动法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四是开展专项活动,以活动促管理,在继续开展裁判文书评比、庭审能手、办案能手、优秀书记员评比等活动的同时,增设优秀示范庭等超指导性作用的庭审观摩活动,对庭审礼仪、庭审程序、庭审驾驭能力等方面进行监督,提高全院法官的整体办案能力。五是创设和适用《审判管理》、《情况通报》等载体,分别设立管理研究,审判态势,焦点解析,工作信息等栏目,定期对审判质效及案件质量评查出通报,编辑典型案例,使审判管理真正对全院的审判工作起指导、服务作用。六是抓好执行案件的信息录入和执行过程管控,为执行信息公开奠定基础。七是与司法统计周期对接,排查应上网未上网的裁判文书,并限期补充上网,提高裁判文书上网率。
今后,我院将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,继续增强审判管理意识,深化审判管理理念,创新审判管理机制,加强审判管理责任,提升审判管理水平,加强审判管理与司法公开“三大平台”建设工作的紧密结合,全面提升审判质效,提高司法公开的深度与广度,努力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版权所有: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府前路5号 电话0632-8811031 邮编:277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