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审判业务 > 工作报告
山亭区人民法院2020年工作报告
  • 作者:研究室发布时间:2021年06月01日

     

——20211月19日在山亭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

第五次会议上

山亭区人民法院院长  韩茂森

各位代表:

    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    2020年,区法院在区委坚强领导、人大有力监督和政府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决策部署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,不断深化改革创新,努力提升司法公信,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。一年来,共受理各类案件5292件,审执结5303件(含旧存),同比分别上升30.06%、25.54%,均创历史新高。

一、围绕中心大局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

    时刻把区委中心工作放在心上、扛在肩上,自觉把法院工作置于全区大局中部署和推进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    (一)围绕大局履职尽责。聚焦“先把经济搞上去”,深入践行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理念,切实强化司法服务的主动性和实效性,制定服务保障企业战疫情稳经营促发展、依法审理涉“僵尸企业”案件等文件,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认真开展省法院部署的“破风”行动,集中清理破产案件,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。共受理破产清算案件8件,其中“执行转破产”2件,已结案3件,盘活资产1.4亿元,稳定职工836人,激活土地284.26亩,收缴欠税1300余万元。积极支持配合区委、区政府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及时将4450余万元诉讼费和罚没款上缴国库,为区委、区政府排忧解难。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,组织干警走访帮扶困难群众1500余人次,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题。

    (二)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。加强与纪委监委、检察、公安、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,坚持打深打透、除恶务尽,确保按时完成“六清”工作任务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,先后审结薛锋等19人涉黑案、褚松青等12人涉黑案、薛伟涉黑案、李西建等6人涉恶势力集团案等案件合计11件58人,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4人;被告人褚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,其他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十五年六个月至一年九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,并处相应财产刑。加大“打财断血”力度,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,共判处罚金138.4万元,追缴违法所得3000余万元。深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,23名涉黑恶案件的被告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。目前,我院受理的涉黑恶案件已全部审结。注重扩展审判效果,向10个部门发出司法建议10份,并被全部采纳,堵塞了监管漏洞,促进了行业清源。

    (三)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区法院闻令而动,全面动员,全体干警积极参加社区“双报到”、疫情防控、爱心捐款等活动50余次,捐款21500元,为疫情防控贡献法院力量。积极开展网上立案、微信办案等“线上”诉讼服务,努力克服疫情影响,我院《用好移动微法院、 防疫办案两不误》的做法,被最高人民法院和省法院推广。依法从快惩处涉疫情犯罪,对通过网络虚假销售口罩实施诈骗的田恒辉等3名被告人判处实刑,并处罚金。

    (四)全力保护生态环境。认真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积极推进环境资源审判改革,研究制定《实施方案》,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在北庄镇和徐庄镇规划设立巡回工作室,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专门化,持续提高全区生态环境“颜值”。审结我区首例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,周辉等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同时,责令对破损山体进行修复,让“破坏者”成为“修复者”。

    二、发挥职能作用,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

    聚焦全区改革发展稳定,优质高效完成审判执行工作任务,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    (一)依法严惩刑事犯罪。坚持依法惩治犯罪,积极推进“平安山亭”建设,审结刑事案件246件,判处罪犯424人。严惩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,审结抢劫、寻衅滋事、危险驾驶等犯罪案件84件127人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严惩侵犯群众财产的犯罪,审结盗窃、诈骗等犯罪案件64件82人,维护群众财产安全。严惩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,审结污染环境、非法采矿等犯罪案件13件58人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;被告人蒋敬科非法倾倒工业废渣7000余吨,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,并处罚金。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犯罪,审结生产、销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等犯罪案件7件9人,保障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;被告人井西安利用“地沟油”加工“食用油”2720余吨对外销售,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,并处罚金。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的犯罪,审结强奸、猥亵儿童、拐骗儿童等犯罪案件13件14人,有力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。坚持寓教于审,惩教结合,构建社会、学校、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。

    (二)促进市场经济发展。践行新发展理念,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结商事案件1024件,涉案总标的额4.9亿元。鼓励诚实守信,制裁违约失信,审结买卖、租赁、建设工程等合同纠纷案件249件,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审结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396件,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。规范民间融资行为,审结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69件,保障正当融资需求。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,坚持做到案件受理、文书送达、财产保全、审理执行“四优先”,深入开展涉企案件集中排查清理活动,长期未结涉企积案为零。

    (三)全力保障改善民生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着力保障民生权益审结民事案件1745件。持续深化家事审判改革,审结婚姻、继承等家事案件898件,推动构建家事审判改革工作新格局。着眼维护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,审结人身损害、交通事故等案件283件,依法保护人身权益;开展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工作,死亡赔偿金、残疾赔偿金等统一按照城镇居民赔偿标准计算数额,“同命不同价”成为历史。坚持“调解优先”原则,促进劳动关系和谐,审结劳动争议案件37件,调撤率达70.27%。全面加强与公安、保险等部门的常态化联动,通过道交一体化平台调解案件168件,调解成功总金额285.09万元。加大司法救助力度,为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6.3万元,申请救助金16万元,传递司法温暖,彰显司法人文关怀。

    (四)积极助推依法治区。积极推进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,坚持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并重,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9件,行政赔偿案件4件,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4件,行政诉讼撤诉率达47.36%加强与行政机关的良性互动,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,出庭应诉率达100%。设立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,和解案件7件,持续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。

    (五)持续强化执行攻坚。集中开展涉民生、腾房等专项执行活动,加大执行力度,建立执行长效机制,执行结案2056件(含旧存),执行到位金额1.8亿元。加大失信惩戒力度,网络查控3900次,限制出境和高消费等1769人次,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354人次,营造“一处失信、处处受限”的社会氛围。严厉打击逃避执行和抗拒执行行为,及时兑现胜诉权益;对翼云湖旅游项目“柜族部落”的资产进行网络司法拍卖,拍卖金额970余万元,及时将产权过户给山亭翼龙文旅公司,促进全域旅游发展。在全市法院率先成立执行和解中心,和解案件10件。集中开展“涉刑事财产刑案件百日执行会战”,执结该类案件320件,执行到位金额1095.75万元;被告人程正保、梁春霞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、追缴违法所得,执行法官多次赴合肥依法强制执行,将570余万元的十套房产上缴国有资产事务服务中心

    三、推进改革创新,着力促进为民公正司法

    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,以改革强管理解难题,以创新提质效促公信,让人民群众共享司法改革成果。

    (一)完善绩效考核制度。制定新的《绩效考核实施细则(试行)》,全面、科学评价员额法官、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业绩,广大干警更加自觉主动地多办案、快办案、办好案,发挥了绩效考核的“指挥棒”作用。员额法官全年人均结案147.3件,案件结收比达100.19%,结案率达94.44%,同比提升1.54%;服判息诉率达91.71%,同比提升3.37%;平均办案天数49.85天,同比缩短12.28天。其中,服判息诉率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,取得良好社会效果。

    (二)不断深化“分调裁审”机制改革。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,网上立案率达100%。强化流程再造,加快信息流转,着力推进案件繁简分流、轻重分离、快慢分道,努力实现“简案速裁、类案专办、繁案精审”,简易程序适用率达82.42%,同比提升8.65%;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51%,同比提升7.26%。成立调解速裁快审团队,全力打造案件办理“快车道”。4月份成立以来,该团队收案763件,结案763件,平均办案天数为6.15天。

    (三)全力推进“智慧法院”建设。把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应用作为“一号工程”,院领导带头学习使用,确保“人人会用、人人过关”,全员上线率达100%。加大信息化建设水平,积极推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法院工作深度融合,投资300余万元建设数字审委会、庭审直播、电子签章、智能辅助办案、对外委托鉴定和智能语音识别等系统,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办案,互联网庭审57件,庭审直播829场,裁判文书上网5132篇,提升了庭审效率,减轻了群众诉累。

    (四)努力推进“两个一站式”建设。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,实现“一网通办、一号通办、一站通办”,形成以诉讼服务中心大厅为主体的“厅网线室”诉讼服务新格局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联合区司法局制定出台《关于建立民事案件诉前调解机制的若干意见》等规范性文件,成立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,打造“诉前调解+司法确认+速裁快审”的多元解纷新模式;选任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,鼓励引导当事人优先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纠纷,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、解决在诉前,人民调解员共参与调解案件518件,调解成功154件,调解成功率达29.7%。

    (五)规范加强审判管理。健全完善专业法官会议、审委会等工作制度,集聚法官审判智慧,对疑难复杂案件“会诊把脉”“对症下药”,共召开专业法官会议35次,审委会19次。坚持“放权不放任、监督不缺位、到位不越位”原则,完善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,全面提升案件质效,上诉案件发改率同比下降4.62%。加强审判运行态势分析,让干警做到“手上有案、心中有数”,发布审判质效通报50余次认真落实院庭长带头办案制度,院庭长办结案件4143件,占全院结案数的78.13%,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

    四、加强自身建设,推动法院工作行稳致远

    持之以恒抓队伍、抓基层、抓基础,从严从实,强基固本,进一步推动法院工作全面健康发展。

    (一)全面加强党的建设。牢固树立“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”理念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,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通过集中学习、个人自学等形式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(第三卷),自觉用以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巩固深化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成果,践行初心使命,勇于担当作为。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“28日党员活动日”等制度,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。

    (二)旗帜鲜明讲政治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,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全力支持配合区委第四巡察组工作,边巡边改,即知即改,健全完善制度机制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,坚决同西方“宪政”“三权鼎立”“司法独立”等错误思潮作斗争,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。为在法院工作30年的十位同志举行荣誉天平纪念章颁发仪式,教育引导全体干警坚定法治信仰,传承法治精神。

    (三)加强教育培训。积极开展“两个坚持”专题教育、“三个以案”警示教育、“三个规定”专项整治、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治等活动,坚定理想信念,转变纪律作风。组织开展全院全员教育培训,通过专题讲座、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《民法典》、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应用等业务培训50余次,全面提升干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

    (四)持之以恒正风肃纪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,签订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》,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。组织全体干警上廉政党课,促进干警廉洁司法、公正司法。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坚决抵制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驰而不息纠正“四风”。用好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坚持抓紧抓常、抓早抓小,对干警违纪违法行为“零容忍”,发现一起,查处一起。

    (五)加强基层基础建设。不断加强人民法庭建设,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,五处人民法庭共结案1395件。加大投资力度,投资410余万元改善人民法庭办案环境,12月18日,北庄人民法庭新址正式启用,该庭是我院拥有完全产权、设计施工最现代化的一所法庭,真正实现了“三区分离”。在枣庄市看守所建设远程提讯室,依托远程视频提讯系统“隔空”审理刑事案件,做到了“防疫不见面、庭审不停歇”。

    五、自觉接受监督,不断改进法院工作

    一年来,区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,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,积极主动向区委报告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。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“两个一站式”建设工作情况。加强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联络沟通,走访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参加《民法典》视频讲座、监督宪法宣誓和旁听涉黑案件庭审等活动合计46人次。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,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6次,全面加强沟通协作,共同维护公平正义。认真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监督,畅通民意沟通渠道,不断改进法院工作

    各位代表,过去的一年,区法院面对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的双重压力,广大干警发扬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,凝心聚力,克难而进,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,省市区领导先后多次莅临我院视察指导工作,给予充分肯定。先后荣获“平安枣庄建设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,16个部门和个人荣获各级表彰奖励区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,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,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,政府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,我代表区法院全体干警向区委、人大、政府、政协领导,向各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    回顾去年的工作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法院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:服务中心大局的前瞻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;案件数量持续攀升,案件类型更加复杂多样,“案多人少”矛盾仍然存在;少数案件审判质量不高,审判质效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提升空间;个别干警的办案思维和模式仍需优化,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;多元解纷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;廉政风险隐患仍然存在,队伍建设还需要持续加强。对此,我们将积极争取各方支持,努力加以解决

    2021年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,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。区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,始终以人民为中心,围绕“公平正义”目标,坚持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,着力服务全区大局,着力深化改革创新,着力提升司法公信,着力加强自身建设,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,不断谱写人民法院工作新篇章,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
    (一)强化政治引领,更高站位加强党的建设。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认真贯彻《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》,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、政治领悟力、政治执行力,确保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。

    (二)强化使命担当,更大作为提升服务大局水平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全力服务保障全区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等各项工作。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,切实加强诉源治理,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强化民生导向,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,努力为群众提供质量更高、效率更快、成本更低的司法产品。

    (三)坚持司法为民,更实举措满足群众司法需求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创新便民利民机制,抓好《民法典》的贯彻实施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,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,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。加快智慧法院建设,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,推动审判执行工作全面提质增效。

    (四)坚持从严治院,更好成效打造过硬法院队伍。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,打造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高素质法院队伍。不断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,切实提高服务保障大局、维护公平正义、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水平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    各位代表,新时代催人奋进,新使命无上光荣,新征程任重道远。区法院将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,以更加坚定的姿态、更加务实的作风、更加良好的质效,奋力开创新时代法院工作新局面,为“幸福新山亭”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,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!

 

 

 

关闭

版权所有: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法院府前路5号 电话0632-8811031 邮编:277200